我在AI写文档与优腾科技的落地实践

软件架构师罗小东,多年架构和平台产品设计经验,目前在Agent场景落地结合中。

概述

此为针对于AIP智能体在企业长文档上的落地成果参考,在广州优腾科技内部落地实践

概述

这个场景落地的情况有一段时间(将近一年左右),主要解决的是外包和中小型团队的交付及项目过程、还有内部管理的文档问题。

优腾本在文档上常常会遇到项目文档、功能文档、标书编写等问题,遇到的情况是:

  • 产出问题:交付过程型文档编写需要高级工程师才能出稿,原模板文档需要对新人做培训,出版周期比较长;
  • 时间问题:每一份文档周期大概是半天或者到2周左右甚至1个月左右,比如周报、项目标书、解决方案;
  • 周期问题:项目前期(比如投标或者方案)情况不定,要求很紧,有些情况客户要求马上出东西或者看到东西,熬夜加班写稿会有常态;
  • 交付问题:交付过程需要有的时候非常多,不能调动新人参与或者交付内容有些文不对题;
  • 质量问题:内容前期都是通过经验或者前期的项目文档参考,这些有些新旧不接,各种错别字或者标点等;
  • ……

这些应该在很多项目里面都会有遇到,前期的管理流程大都会有评审环节,另外偏向于技术型团队,开发部分占了很大比例,写文档往往成本加班的活。这里主要是前期探索和引入AI能力来解决类似的问题,有一定的效果,过程人员也对AI有一定的粘性,这里主要是做了两方面:

  • AI智能体的构建: 针对于不同知识库,构建不同的智能体,比如标书与方案的知识库不一样的;
  • 配置多级别写文档场景: 针对于一般写文档场景和高级写文档的场景,对标的标书和一般的概要性文档,还有方案文档;

面对的内部人员有销售、商务、开发、管理几类型的角色,AI处理的流程是根据上传材料或者要求先出版本,然后产出的内容二次AI编辑,再导出合稿,以下为AIP团队在AI写文档上的一些落地探索。

AI写文档过程

这里为了更好的演示,我们以长文本为示例说明(即上百页的文档)

这里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以一个管理的角色示例来进行阐述,以写方案的场景为示例。现在收到几个客户或者友商要一起针对于某个场景出方案,需要输出整体方案部分,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出多份。

AI整理初稿

这里我们选择高级的方案编写场景,如下图:

简单整理一下需求或者整理成文件上传,提要求,同时选择行业的固定模板,这里选择[数据分析项目方案]和[标书技术方案]部分,确定之后由AI进行编写。

进行二次编辑

AI输出的版本周期比较长,大概是半个小时或者1个小时左右,目前遇到很多情况下是商务会吃饭前执行,或者晚上执行。当然,也可以进入再次看他的执行情况,不过一般没有必要,可以在AI出来一版本之后再查看。

下面是出来的一份技术标书示例,已经按招标需求整理了需要的目录章节,然后再过一下内容点,基本上会环绕需求内容来进行描述,如果发现某个章节不符合或者偏离较大,或者重新生成或者进行小范围的二次修改,如下重新生成:

下面是进行小范围二次修改。

做过很多次对比,目前AI生成的情况还是可以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内容可以再进一步的贴近需求,这也是下一步提升的地方。

同时也对比前期人工方面的,专业性还有周期时间上是人工很难对比的,甚至有些没想到的,AI都会补充上去,效果其实是超过前期人员编写的情况。

其它的就是导出成Word,这里是按整理文档导出,大概是135页。

总结

这个是AIP智能体在AI写文档落地实践解决了项目文档编写过程的场景。面对以往交付文档需要高级工程师耗时半天到一个月编写、新人难以快速上手、经常熬夜加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里建立了”AI整理初稿+人工二次编辑”的高效工作流程,以提高效率,将编写周期缩短,体现AI的能力及实用价值,也是团队在AI落地场景上的一些落地实践。

以上为AI在团队管理上的一些实践,也期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