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os 配置项解析

Mesos 的 配置项 可以通过启动时候传递参数或者配置目录下文件的方式给出(推荐方式,一目了然)。

分为三种类型:通用项(master 和 slave 都支持),只有 master 支持的,以及只有 slave 支持的。

通用项

  • --ip=VALUE 监听的 IP 地址
  • --firewall_rules=VALUE endpoint 防火墙规则,VALUE 可以是 JSON 格式或者存有 JSON 格式的文件路径。
  • --log_dir=VALUE 日志文件路径,默认不存储日志到本地
  • --logbufsecs=VALUE buffer 多少秒的日志,然后写入本地
  • --logging_level=VALUE 日志记录的最低级别
  • --port=VALUE 监听的端口,master 默认是 5050,slave 默认是 5051。

master 专属配置项

  • --quorum=VALUE 必备项,使用基于 replicated-Log 的注册表时,复制的个数
  • --work_dir=VALUE 必备项,注册表持久化信息存储位置
  • --zk=VALUE 必备项,zookeepr 的接口地址,支持多个地址,之间用逗号隔离,可以为文件路径
  • --acls=VALUE ACL 规则或所在文件
  • --allocation_interval=VALUE 执行 allocation 的间隔,默认为 1sec
  • --allocator=VALUE 分配机制,默认为 HierarchicalDRF
  • --[no-]authenticate 是否允许非认证过的 framework 注册
  • --[no-]authenticate_slaves 是否允许非认证过的 slaves 注册
  • --authenticators=VALUE 对 framework 或 salves 进行认证时的实现机制
  • --cluster=VALUE 集群别名
  • --credentials=VALUE 存储加密后凭证的文件的路径
  • --external_log_file=VALUE 采用外部的日志文件
  • --framework_sorter=VALUE 给定 framework 之间的资源分配策略
  • --hooks=VALUE master 中安装的 hook 模块
  • --hostname=VALUE master 节点使用的主机名,不配置则从系统中获取
  • --[no-]log_auto_initialize 是否自动初始化注册表需要的 replicated 日志
  • --modules=VALUE 要加载的模块,支持文件路径或者 JSON
  • --offer_timeout=VALUE offer 撤销的超时
  • --rate_limits=VALUE framework 的速率限制,比如 qps
  • --recovery_slave_removal_limit=VALUE 限制注册表恢复后可以移除或停止的 slave 数目,超出后 master 会失败,默认是 100%
  • --slave_removal_rate_limit=VALUE slave 没有完成健康度检查时候被移除的速率上限,例如 1/10mins 代表每十分钟最多有一个
  • --registry=VALUE 注册表的持久化策略,默认为 replicated_log,还可以为 in_memory
  • --registry_fetch_timeout=VALUE 访问注册表失败超时
  • --registry_store_timeout=VALUE 存储注册表失败超时
  • --[no-]registry_strict 是否按照注册表中持久化信息执行操作,默认为 false
  • --roles=VALUE 集群中 framework 可以所属的分配角色
  • --[no-]root_submissions root 是否可以提交 framework,默认为 true
  • --slave_reregister_timeout=VALUE 新的 lead master 节点选举出来后,多久之内所有的 slave 需要注册,超时的 salve 将被移除并关闭,默认为 10mins
  • --user_sorter=VALUE 在用户之间分配资源的策略,默认为 drf
  • --webui_dir=VALUE webui 实现的文件目录所在,默认为 /usr/local/share/mesos/webui
  • --weights=VALUE 各个角色的权重
  • --whitelist=VALUE 文件路径,包括发送 offer 的 slave 名单,默认为 None
  • --zk_session_timeout=VALUE session 超时,默认为 10secs
  • --max_executors_per_slave=VALUE 配置了 --with-network-isolator 时可用,限制每个 slave 同时执行任务个数

slave 专属配置项

  • --master=VALUE 必备项,master 所在地址,或 zookeeper 地址,或文件路径,可以是列表
  • --attributes=VALUE 机器属性
  • --authenticatee=VALUE 跟 master 进行认证时候的认证机制
  • --[no-]cgroups_enable_cfs 采用 CFS 进行带宽限制时候对 CPU 资源进行限制,默认为 false
  • --cgroups_hierarchy=VALUE cgroups 的目录根位置,默认为 /sys/fs/cgroup
  • --[no-]cgroups_limit_swap 限制内存和 swap,默认为 false,只限制内存
  • --cgroups_root=VALUE 根 cgroups 的名称,默认为 mesos
  • --container_disk_watch_interval=VALUE 为容器进行硬盘配额查询的时间间隔
  • --containerizer_path=VALUE 采用外部隔离机制(--isolation=external)时候,外部容器机制执行文件路径
  • --containerizers=VALUE 可用的容器实现机制,包括 mesos、external、docker
  • --credential=VALUE 加密后凭证,或者所在文件路径
  • --default_container_image=VALUE 采用外部容器机制时,任务缺省使用的镜像
  • --default_container_info=VALUE 容器信息的缺省值
  • --default_role=VALUE 资源缺省分配的角色
  • --disk_watch_interval=VALUE 硬盘使用情况的周期性检查间隔,默认为 1mins
  • --docker=VALUE docker 执行文件的路径
  • --docker_remove_delay=VALUE 删除容器之前的等待时间,默认为 6hrs
  • --[no-]docker_kill_orphans 清除孤儿容器,默认为 true
  • --docker_sock=VALUE docker sock 地址,默认为 /var/run/docker.sock
  • --docker_mesos_image=VALUE 运行 slave 的 docker 镜像,如果被配置,docker 会假定 slave 运行在一个 docker 容器里
  • --docker_sandbox_directory=VALUE sandbox 映射到容器里的哪个路径
  • --docker_stop_timeout=VALUE 停止实例后等待多久执行 kill 操作,默认为 0secs
  • --[no-]enforce_container_disk_quota 是否启用容器配额限制,默认为 false
  • --executor_registration_timeout=VALUE 执行应用最多可以等多久再注册到 slave,否则停止它,默认为 1mins
  • --executor_shutdown_grace_period=VALUE 执行应用停止后,等待多久,默认为 5secs
  • --external_log_file=VALUE 外部日志文件
  • --frameworks_home=VALUE 执行应用前添加的相对路径,默认为空
  • --gc_delay=VALUE 多久清理一次执行应用目录,默认为 1weeks
  • --gc_disk_headroom=VALUE 调整计算最大执行应用目录年龄的硬盘留空量,默认为 0.1
  • --hadoop_home=VALUE hadoop 安装目录,默认为空,会自动查找 HADOOP_HOME 或者从系统路径中查找
  • --hooks=VALUE 安装在 master 中的 hook 模块列表
  • --hostname=VALUE slave 节点使用的主机名
  • --isolation=VALUE 隔离机制,例如 posix/cpu,posix/mem(默认)或者 cgroups/cpu,cgroups/mem
  • --launcher_dir=VALUE mesos 可执行文件的路径,默认为 /usr/local/lib/mesos
  • --modules=VALUE 要加载的模块,支持文件路径或者 JSON
  • --perf_duration=VALUE perf 采样时长,必须小于 perf_interval,默认为 10secs
  • --perf_events=VALUE perf 采样的事件
  • --perf_interval=VALUE perf 采样的时间间隔
  • --recover=VALUE 回复后是否重连上旧的执行应用
  • --recovery_timeout=VALUE slave 恢复时的超时,太久则所有相关的执行应用将自行退出,默认为 15mins
  • --registration_backoff_factor=VALUE 跟 master 进行注册时候的重试时间间隔算法的因子,默认为 1secs,采用随机指数算法,最长 1mins
  • --resource_monitoring_interval=VALUE 周期性监测执行应用资源使用情况的间隔,默认为 1secs
  • --resources=VALUE 每个 slave 可用的资源
  • --slave_subsystems=VALUE slave 运行在哪些 cgroup 子系统中,包括 memory,cpuacct 等,缺省为空
  • --[no-]strict 是否认为所有错误都不可忽略,默认为 true
  • --[no-]switch_user 用提交任务的用户身份来运行,默认为 true
  • --fetcher_cache_size=VALUE fetcher 的 cache 大小,默认为 2 GB
  • --fetcher_cache_dir=VALUE fetcher cache 文件存放目录,默认为 /tmp/mesos/fetch
  • --work_dir=VALUE framework 的工作目录,默认为 /tmp/mesos

下面的选项需要配置 --with-network-isolator 一起使用

  • --ephemeral_ports_per_container=VALUE 分配给一个容器的临时端口,默认为 1024
  • --eth0_name=VALUE public 网络的接口名称,如果不指定,根据主机路由进行猜测
  • --lo_name=VALUE loopback 网卡名称
  • --egress_rate_limit_per_container=VALUE 每个容器的 egress 流量限制速率
  • --[no-]network_enable_socket_statistics 是否采集每个容器的 socket 统计信息,默认为 false

——————— 本文来自 yeasy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请点击:https://blog.csdn.net/yeasy/article/details/46683297?utm_source=copy

CentOS7 设置局域网固定IP

在局域网内PC通常都是采用自动获取IP的方式从路由器拿到局域网IP的,每次PC启动后分配到的局域网IP都不一定相同。但是出于某些特殊的需求,例如要在局域网内做端口映射,需要将PC设置成使用固定的局域网IP,即使PC重启了,其局域网IP仍然不变。在Windows下这个设置的过程很简单。那么在Linux下该如何设置呢?下面以CentOS7为例,介绍下Linux系统设置局域网固定IP的方法。

1 设置IP、子网掩码和网关
用文本编辑器(例如Vim)打开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p4p1,在文件末尾加入以下3行:

IPADDR=192.168.2.106
NETMASK=255.255.252.0
GATEWAY=192.168.1.1

2 设置开机启动网络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p4p1文件,将 ONBOOT 选项改为yes:

ONBOOT=yes

注:
实际该项可能已经是yes。若已经是 yes则不需要修改;若是no,改为yes。

3 设置NameServer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etc/resolve.cnf 文件,将其中内容用##注释掉,增加以下行:

nameserver 192.168.1.1

其中,192.168.1.1 是路由器网关地址,用TP-Link路由器时,路由器网关地址基本都是这个。
注:
如果PC已经通过自动获取IP的方式能够上网,那么 /etc/resolve.cnf 文件中已经是正确的配置了,因此不需要修改。但是如果设置固定IP后发现不能上网,应该检查下该文件中nameserver设置是否正确。

4 重启网络
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重启网络:

sudo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5 测试网络
网络重启成功后,可以通过ping 命令测试下网络是否通了,例如 ping 百度

ping www.baidu.com

如果可以 ping 通,说明网络已经通了,可以正常上网了。
注:
上述设置过程中的 IPADDR (IP地址)、NETMASK (子网掩码)、GATEWAY (网关)可以在设置前通过 ifconfig 命令查询。

CentOS7使用firewalld打开关闭防火墙与端口

1、firewalld的基本使用
启动: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关闭: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查看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开机禁用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开机启用  :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2.systemctl是CentOS7的服务管理工具中主要的工具,它融合之前service和chkconfig的功能于一体。

启动一个服务: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关闭一个服务: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重启一个服务: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显示一个服务的状态: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在开机时启用一个服务: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在开机时禁用一个服务: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查看服务是否开机启动:systemctl is-enabled firewalld.service
查看已启动的服务列表:systemctl list-unit-files|grep enabled
查看启动失败的服务列表:systemctl –failed

3.配置firewalld-cmd

查看版本: firewall-cmd –version
查看帮助: firewall-cmd –help
显示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更新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区域信息: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查看指定接口所属区域: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th0
拒绝所有包:firewall-cmd –panic-on
取消拒绝状态: firewall-cmd –panic-off
查看是否拒绝: firewall-cmd –query-panic
那怎么开启一个端口呢
添加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permanent永久生效,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
重新载入
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
firewall-cmd –zone= public –query-port=80/tcp
删除
firewall-cmd –zone= public –remove-port=80/tcp –permanent

ORA-01439:要更改数据类型,则要修改的列必须为空

假设字段有数据,则改为varchar2(40)执行时会弹出:“ORA-01439:要更改数据类型,则要修改的列必须为空”,这时要用下面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修改原字段名name为name_tmp*/
alter table tb rename column name to name_tmp;
/*增加一个和原字段名同名的字段name*/
alter table tb add name varchar2(40);
/*将原字段name_tmp数据更新到增加的字段name*/
update tb set name=trim(name_tmp);
/*更新完,删除原字段name_tmp*/
alter table tb drop column name_tmp;

总结:
1、当字段没有数据或者要修改的新类型和原类型兼容时,可以直接modify修改。
2、当字段有数据并用要修改的新类型和原类型不兼容时,要间接新建字段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