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说明和行业视角去阐述
中台,自阿里提出的时候,就一直是一个模糊的词,没有特别明确的界线,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
常常理解为介于前台和后台的平台,或者一个可复用的平台。后来就发展到,前端也提出自已的定义,后端各种框架也提出自己的定义,大数据也提出自己的定义,低代码厂商也定义自己的中台,硬件厂家提出自己的定义,可以说,只要带得上这个词的,都听过都各种定义中台名词等等,把开发人员,一些架构人员搞得很混乱,不知道怎么描述,在听到对方阐述的时候,又似乎觉得有自己的说法,看到以至于到后面的时候,一些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进入了一个非常大的误区。结果体现就是上下承接不起来,达不到战略的效果,最终了了草事,另一种则可能是一路走到黑。
之前有很多人提出这个的问题,那到底什么是中台,我有我思。我的理解角度来说,现在的中台已经不再单纯像阿里15年提出炮台层面的意思,这在第一次提出时候,更像是一个概念重新定义,很多企业都做类似的东西。这里理解的中台架构是行业的另一种变革,是一种新的标准,突破传统的研发模式,类似于云服务一样,突破传统服务器的行业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提升企业的发展战略,跟进时代前进的步伐。这里整体从几个视角,多个维度进行阐述,先从行业发展角度 ,最后落地到企业的视角阐述我对中台的理解,简单来说即行业发展 – 中台架构 – 企业落地几个点。
一、行业发展:
这里描述的行业发展,是从软件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的,这里从传统模式到新技术成熟来阐述,从单体到服务化,从手工到DevOps自动化,从fastjar到容器化,再到整个大环境的数字化方向,为中台架构提供孵化的土壤和条件。
1、传统开发模式的存在和限制
实际业务无法脱离硬编码:传统的开发框架和模式,在很多都是框架技术整合,都是近乎从零搭建的过程,这几年的低代码大面积崛起,为上层业务的打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业务多种个性化的要求,低代码平台很多年就已经有企业团队在实施,拖拉一直是梦想,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带有一定的限制性,比如维护,个性化等,最终还是回到传统的开发,进行人工编码,更不用说过程中的各种规范。
存在大量复制共性的软件:假如从传统外包的角度来说,复制然后得到另一套,这个是最低的成本,然后快速创建业务,但是这样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特性,同类似的产品,由N多家企业共同去开发,最终的产品性都是一样的,软件质量完全是需要是依照工程师水平来决定,而且企业内部很难突破这个现状,最终发现,可能最终自己都是忙在这个项目的维护上面,无法脱离出来。软件企业是这样,行业企业也同样如此,无法提升自己的资产沉淀。
开发过程行业壁垒难突破:什么叫行业壁垒,这个业务你不熟悉,你是无法深入触及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这个行业,行业业务转换为对外能力,又是一个非常大的难度,你不熟悉,你无法进入到这个行业,更别说是接触,根本性的来说,对各个企业来说是一个自己的核心商业
2、中台针对于传统模式的优势
业务复用:提供复用,业务服务,沉淀企业核心能力,开箱即可复用能力,赋能业务创新,形成核心壁垒,形成的组件不需要复制,而是在内部形成统一的服务或者是组件,给业务人员直接调用,不需要再进行二次的开发,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修复不再重现,不存在复制带来的风险点。通过提供接口模式,同时与低代码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一套开发/研发能力,解决方案能力。
数据管理:提供数据治理、数据采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开发等数据服务,打通业务之间数据的阻碍,进行数据的抽取分析,数据运营,提供管理决策,为业务创新,数据运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提供条件。
技术革新:通过现有技术,比如微服务,分布式,容器化等。提供自建系统部分的技术支撑能力,解决基础设施,容器化,服务化,分布式数据库等底层技术问题,提供自建系统部分的管理和技术实践支撑能力,可快速搭建项目,管理进度,测试集成,持续交付,提供低代码平台和统一的标准规范, 为开发提供优质便利服务。
3、云平台的成熟和各个技术的普及
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云计算经验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基本上趋于成熟,不管是网络存储还有安全等,都基本上成熟,代表性的有亚马逊的AWS、阿里云、微软的Auxus、谷歌云等,国内还有其它代表的华为云、腾讯云等一系列,这些云计算的普及,前期大量的案例和实例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国家型战略要求,基本上都实现全球的战略化,意味着基础底层的成熟。
行业技术的成熟:行业技术的成熟,指的主要是容器技术、大数据、软件技术框架、区块链、物联网、低代码等通用的软件型技术,这些基础软件能力的技术成熟,大量的生态组件,成熟技术组件,比如Java体系,前端体系,大数据体系等,再细化的如SpingBoot体系,这些行业技术的成熟,存在完整的生态体系,过程中解决生态中80%的问题,这些基本上已经足够形成一个标准的基本,成为另一个新的框架标准。
下图为大数据生态技术参考:
数字化的战略要求:数字化战略的要求,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已经不得不做信息技术的转深入和落地,传统企业也正在进入到技术创新,传统的方式,很难在大环境下生存发展,甚至有可能会慢慢消亡。而数字化的普及,意味着整个技术得到落实,行业技术体系的深入到更多的触点上,在十四五数字化的大力推进发展下,企业进入这步是必然会走完成,这步会更加促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形成行业业务的数字化,将更多企业和行业沉淀通过软件和数据化来体现。
二、中台架构:
中台架构针对行业业务的沉淀,形成行业的标准,通过接口服务或者SaaS服务,提供行业能力。这中间可能会有多个“中台”进行整合,但是最终体现的是行业的标准,不再进行重复性建设,而是根据标准来定义服务和提供服务。
类似于汽车,汽车的框是一样的,每个组件标准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大家可以按照标准的接口来生产每个零件,来提升这个零件,重新再组装。而在软件行业,定义中台的架构也是一样的,类似于我定义好了标准,每个厂家根据我的标准接入进来,我会提供这个接口需要的东西,这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微服务,而提供这个服务,就是在数字化中进行数字转型的各个企业。
而我们这里描述的中台架构,就是针对于行业中的企业来说的,定义好我们的行业标准,在别人没有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就是标准。类似的可以参考以下企业:
- 金蝶云苍穹平台(财务行业)
- 阿里钉钉(企业OA行业)
- 云徙(电商营销行业)
下面从中台架构的数字化中台架构规划–行业中台架构规划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中台架构。
1、数字化中台架构规划
万高楼平地起,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地基才能搭起我们更高一层的大楼,进行更大的想像空间。
这里提的数字化中台是基础框架,类似于地基,主要包括技术,物联网,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等,这里的技术指微服务技术、容器技术、框架技术、3D、GIS等比较成熟技术体系,这些业务产生的数据通过数据中台进行管理整合分析,这里加了一个组织管理,这里主要是落地过程中的组织架构的支持。通过这几块的体系,规划的数字化中台架构如下:
这里从下到上的描述:
- 基础设施是云服务厂家和各个私有云平台,是IaaS平台规划,提供基础的计算、网络、容器、安全等能力,为上层提供基础的计算支撑;
- 技术平台是技术体系的定义,是PaaS平台的建设,包括各个微服务架构,大数据中间件,AI算法,还有DevOps体系,物联网,自动化流程等,为软件环境提供基础的技术能力支撑;
- 企业中台是指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对技术平台能力的进一步封装,提供标准的平台接口,为业务层建设包括隐藏技术难点,定义技术标准,封装通用组件,数据接入接口,算法能力等平台能力,提供低代码能力,为上层业务的建设提供研发能力,使业务层专注于业务需求层的建设和思考。
- 企业业务是企业或者行业的数字化能力建设,也是企业核心的业务能力层,上面这层通过下面的数字中台提供的能力进行建设,专注于自己核心的业务领域和业务建设能力。
2、行业中台架构规划
用中台建立自己的行业业务规则,做成一套解决方案,形成行业标准。
行业的业务中台,则更多的是从业务角度出发利用中台能力布局,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里需要业务专家/业务架构师进行业务层的分析,架构,进行标准定义。这层建设前期行业资深业务专家进行服务的分解规划(注:这里规划的原则就是从数字中台定义的标准内),提取出公共的业务能力,差异化的业务能力,针对不同的差异点做好多种解决方案处理,能解决核心的业务问题,得出新的业务架构设计,如下图:
针对于业务中台架构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出标准的业务中台体系,这个体系开始可能不会太完善,但是把这个框架和标准定义出来之后,过程中才能去进行优化,大家的力度会更加的集中进行核心性的优化改造,通过多个项目还有多个企业的研发落地,后期形成统一的行业方案。而其它的传统行业也是类似的,通过数字中台进行业务搭建和改造,提出行业新解决方案。
二、企业落地:
1、中台建设实施过程
建设过程整合技术和研发能力,形成“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和业务开发体制,使前线业务更加灵动、敏捷,提供业务创新能力,提升研发效率,结合前期的组织中台进行落地。这里从几个时间维度进行规划,如下图:
规划说明如下:
- 短期实现这里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基础中台的搭建,这里主要投入的是技术研发成本,主要工作是做好框架和各个规范定义,还有技术的封装,架构的规划,这里主要是平台技术架构的落地过程,这里投入的成本一般在百万级左右,建设周期大概是半年至1年内,周期不要太长;
- 中期实现主要是业务中台的建设,投入的更多的是项目经理的落地,根据业务架构师的规划,进行核心业务的改造和各个业务线的整合,形成行业的业务标准和一套解决方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投入的成本可能是百万至亿级的项目,建设周期大概1-2年时间。
- 长期实现主要是后期的数据整合,运营,需求整理,行业创新等,通过行业新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算法、元宇宙等成熟的新技术进行探索创业,提供企业的运营和创新能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个周期看战略规划。
2、企业数字转型步伐
随着行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模式转型的要求以及整体信息化需求侧重点逐渐发生的变化,简单的信息化优化提升已经无法追赶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步伐,数字化时代在到来,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的机会,企业从原来的1.0,提升到2.0,同时为以后战略提升基础。在转型的后期,形成企业的业务大平台,形成核心资产和竞争力,以如下图: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居安思危,在这个发展的转型的潮流中,没有定位好自己的位置,进行更好的突破,标准就会变成别人在定义,突破就会变成别人在突破,不管在市场,商务,及发展层面来说,后期将会被动很多。
四、总结:
上面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台架构,是一种行业的变革,是一种新的标准,突破传统的研发模式。后期在我们接入到业务需求的时候,后面是大量的行业业务接口给我们调用,不再需要我们从零去切入到行业业务中,各个行业的能力都在中台上体现,而调用通过封装好的低代码平台或者少量代码进行整合,快速实现业务能力,最终的企业软件应用发布到应用商店中,形成行业的业务能力,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