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生活

广西民族大学Java学生管理系统培训

针对于学生管理系统的培训,主要是让了解整个自动化流程,devops体系,还有云计算,云原生技术的整合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结合阿里云服务进行的培训。 通过学生管理系统,让大家熟悉前后端技术,了解java现有的框架技术体系,了解企业级开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

技术目标:

1. 熟悉前后端技术

2. 熟悉项目开发流程

3. 熟悉devops自动化技术

4. 熟悉云技术和云原生

5. 熟悉部署和容器技术

其它:

– 了解当前软件行业市场对测试需求及自动化行业发展状态

– 掌握测试整体知识体系,熟悉整体学习路线

– 加深和了解软件和自动化测试结合,加深自动化测试的理解

– 加强自动化学习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

–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思维,有对以后行业积累有清晰目标

教学愿景:

1. 培养学习兴趣

2. 扩展知识面

3. 提高成就感

4. 熟悉企业研发流程

学习过程:

1.建立后端工程

2.建立前端工程

3.后端工程实现学生添加学生和查询学生接口

4.前端调用后端接口

5.后端工程发布

学生管理系统:

(预计60分钟) 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子,功能学生人员的curd技术
1. 前端工具:vuejs

2. 后端工具:springboot

3. 数据库:二维数组(或是mysql数据库)

4. 单元测试:junit

5.开发工具:idea社区版

6.前端开发工具:vscode

培训流程:

1. 搭建后端服务提供curd接口(预计15分钟)

2. 搭建前端服务连接后端(预计15分钟)

3. 工程上传到github管理(预计5分钟)

4. 配置自动化流程发布镜像(预计10分钟)

5. 阿里云服务器部署(预计10分钟)

以下为扩展学习:

部署技术:(预计10分钟)

1. 云技术: 阿里云(https://www.aliyun.com/

2. 服务器:centos7

管理工具:(预计10分钟)

1. 代码管理工具:github(https://github.com/

2. 自动化流水工具:github+action

3. 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

4. 工程构建工具:maven

5.接口文档管理编写工具:showdoc

打包工具:(预计15分钟)


1. 打包容器工具: docker(使用服务器或者虚拟机打包)

2. 镜像仓库:阿里云镜像仓库(https://cr.console.aliyun.com/

课后作业:

1、完成学生管理系统注册,并发送成功邮件; 

2、完善学生管理系统的添加、删除功能,并发布成功邮件; 

3、完成学生管理系统自动化镜像打包,并上传阿里云镜像仓库; 

4、完成学生管理系统自动化发布功能,并发布到阿里云服务器; 

5、完成整个devops流程,并能了解流程;

 
阿里云学生机:https://developer.aliyun.com/plan/student(采购服务器1个月9块钱)

服务器可以使用虚拟机替代,不过就是较为麻烦


学习资料:

> 学习前面几个章节就可以 


Vue官网: https://cn.vuejs.org/index.html

Vue-Cli项目:https://cli.vuejs.org/zh/

springboot代码生成器:https://start.spring.io

vuejs: https://www.runoob.com/vue2/vue-install.html

springboot: https://www.jianshu.com/p/c261ba6a4bd4

docker: https://www.runoob.com/docker/docker-tutorial.html

maven: https://www.runoob.com/maven/maven-tutorial.html

Maven配置阿里云仓库: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8124

dockerfile编写:https://juejin.cn/post/6844903871366561800

docker推送至阿里云:https://www.1024sou.com/article/256895.html

ElementUI: https://element.eleme.cn/

vue集成element: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6366262

参考仓库:https://github.com/switchII/alinesno-student-demo-v2

高校大学生团队数字化培养实践手册指导思想

此处借鉴【浪潮】【共产主义】【中小学生成长】等资料书箱进行参考培养。

高校大学生团队数字化培养手册,用于进行团队的培养,此方案借鉴多方的成长经历,组织建立过程等,以【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为原则,进行团队化培养。

学生所处的心理背景,简单来说就是缺乏时代精神,娱乐至死,缺乏理想追求,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目标,因而缺乏归属感和力量感进展不顺、一盆散沙的话剧社、水球队便是例证。进行接管了这些学生的灵魂建设工程,用他强有力的话语权和灵活的教育语言。

这三节课的关键词:

环境控制,建立权威,严厉纪律,压缩思考,导入话语系统,去个人化,树立集体概念;并通过以上要点,形成群体施压以排除异己,向成员灌输理想化的理念和目标,利用绝对权威卸掉成员的理性防御,通过树立敌人营造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所有的这些最终将形成源源不断的团体行动。

第一节课:建立纪律

  • Rule 1:作为一个领导要接受尊重,要尊称,只有允许才能发言,发言要起立(建立权威)

这条规定产生于投票选举组织的领导后。由于课程周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们“民主制度有什么好处”,因而课程开端的民主选举,因最终的悲剧而呈现“民主制度失效”的暗示。

建立纪律后,马上强化,要求所有人起立,不起立的需要离开,且在名义上声称“不强迫,一切自愿”。(排除异己)

  • Rule 2:发言简短精炼(减少思考时间)

在积极的一轮问答后,纪律形成并被巩固。

第二节课:团结铸造力量

上课前一晚,摆在赖讷案头的几本书分别是:《学校纪律》《制服》和《青少年心理学》。这些知识将被运用于第二天的课堂。

上课,以放松身体为由,要求同学们起立、踏步。随即,面对质疑,用“让敌人吃灰”让行动合理化,并逐渐在形成一致的步伐、身体的发热、地板的颤抖中体验到“集体团结的力量”。

随即赖讷打破小团体、重排座位,并通过麦当劳再一次合理化解释“制服”的概念,提出“怎么区分团体?”的解决办法,初步形成集体的概念。

第三节课:行动铸造力量

上节课的集体意识开始起作用,丹尼斯率先建议给团体起名。随后在提名、投票中,赖讷故意忽视卡罗尔,作为对她不合群的惩罚。

随后提议大家行动起来,将团队强化,同学们纷纷自告奋勇:space、logo、homepage、明信片、帽子……

我带团队花了一年半,从0到1做了整体技术转型改造

这里带有个人强烈的观点,个人角度出发


    从0到1,从未遇到的初次电话沟通,很难相信,整个团队在没有见过我,没有面对面过的情况下,在前一年,依然可以走下来,开始的几个学生,到现在的上百名研发。


    所谓的从零,就是从战略规划、团队建立,打造,技术规范,规范打造,积累沉淀,案例落地几个过程的整体提升,变换成技术规范、快速创新、积累沉淀等符合未来行业5-10年的发展,为企业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做好战略基础。不得不说,确实广西很多企业都还没有进入信息化,但是现在已经都进入数字化,智能化蓄力时代。


    以前在大企业,大城市的转型办法,到南宁本地是不适用的,也是不符合的,它有它自己的特点,也有它适应的过程,也不是那里买了一套底座要用就可以,这个几乎每次都是这样,最终能不能消化的是企业自身人。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特点,拿自己前身的经验,还有直接套用,那是很难的,都需要两到三年的消化过程,而且,需要有消化的动力,而且需要能消化下来。


从转型的过程来说,这应该是算比较成功的。整个过程,大概分为几个点,从【战略-选人-规划-执行-验证】,这里大致记录:


一、基础条件:1、【战略】需要遇到一个懂得战略的人打开这个口,它不是任务,而是一个有意义的、战略层的事情;


    这个所有前期的基础,通常来说,很多企业内部都会有这样的角色,需要有一个有登顶的心,不满足于现状,在一个行业或者做某个工作几年的人来说,再加上有资源,很多都很想做这个事情,只是受限一些条件,需要有一个契机,找到这个出口。这并不等同于一个政治任务,而是真心要做这个改变,这样的转型,同时需要有一个魅力和强有力的往前的心态,同时有能把控住这个过程的信心,勇于打破现状,需要遇到这样的人员,能坚持下来,而不是一个跟进,至少能有一个三到五年的战略规划,这样,这个事情才有意义。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政治任务或者上传下达的事情,一般的角色很难做这样的决断,需要有一个能支持梦想的人。这个人,不是一个追求安逸的人,不是一个偏向稳定的人,更期待的是,一个破釜沉舟的人。


    “不变就可能会死掉或者会慢慢消失,不走就会没有出路,在等着被淘汰,与其等着,还不如主动出击”,对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强大的进取心,甚至是野心,这样的人,才是你需要遇到的人。只有这样的角色,才会全心全意在这个事情上,一心一意在这个上面,才有可能会把这个事情做成,因为在这个目标面前,才能包容更多,展示自己的规划,才能建立起一个叫战略蓝图的东西,才能搭配得起来。


    要开始这个事情,需要遇到这样的人,这个才能是一个开始,反之,这后期会产生强烈的不平衡,很难吸引强大的人才和资源支撑,特别是在广西这个地方,更是难上加难。


2、【将才】需要战略和执行力的齐心配合,要能互相信任,了解和互补,这不是招个人就完事的;


    战略和执行的强有力齐心,才能遇到困难的时,齐力断金,在接触的两次企业转型中,每到关健节点,都强烈的体现出这种信任的重要性,这是为下一步的转型成功的一个特别基础又特别困难的条件。


    在前期的条件合适,后期需要的是互相信任,达到一致共识,这并不是招一个人就完事的,招人那个叫执行,而不是在实现蓝图。真正碰的时候,在思维碰到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多规划是做不完的,第一步怎么走,第一年要达到怎么样的,怎么样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你会发现,可以彻夜长谈,实际情况就是,每天晚上都是一包一包烟,一碰会有火花,这整体的战略怎么实施,落实,怎么打造,一点就通,整体方案,思路马上出来,这些都相当明确,如果能碰到上面的一步,感觉可能会是你想要找的人。


    第一个找我做传统信息数字化改造的,是传统国企,开始并都没有这个意识也并不知道有这个机会,受限于国企很多条件,开始只是闲聊规划,但是很快,发现思维的碰撞,在很多人都不认可,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支持我进行信息数字化的改造升级这块的平台负责人,丢下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给你3年的时间”,而也就是这三年,把整个传统去掉带上信息化创新化技术引入传统企业。


    在企业技术信息化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角色,但这并不是这个事情的核心,而是怎么完成这个核心,需要克服后期不管是对内、对外的很多困难,如果没有统一的意识,战略和执行没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思想,是非常难走向这个一个比较成功的结果的。在期间过程中,很多家企业在不断的招架构师来进行架构,但是对于架构师的使用和运用,架构师对战略的理解是否到位,这些影响往下的过程。


    真正需要的不是架构师,而是具备有架构师规划能力的,有强烈认同感的人,这个人是否可信任,可担任这个角色,后面两三年里面会带来怎么样的发展,更是需要不断的了解(不是考核,这意义远远没有了解重要),后面才会到具体招聘架构师的事情。


3、【规划】需要具备有这个执行的明确方向,至少需要一个两到三年的规划,一年成果和验证,一年企业沉淀;


    这不是一时的兴起,一时的行业风口,更多的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能制定的,可执行的3~5年战略,对未来10年发展做基础准备,而前面的1~2年,更多为的是打基础,超过则太长,太短则不现实,战略要怎么打,怎么布局,各个部门,人事,资源等怎么整合,怎么搭建,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为自己打最合适的牌面,这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明确的方向,一个稳定的,符合行业走向,符合团队走向的方向,而且可执行。     在前期准备到位的情况下,这些需要一个计划一个脚印的走下来,这需要一个计划,而这个计划,更多的为下一步的执行和验证做好准备,这要战略层规划人员进行统一的上层各个资源打通,为下一步的执行做好准备,争取到最大的资源,为下一步的执行做好准备。什么叫最大的资源,就是尽所能,不管在各个方向,做下一步的执行做好保驾护航的操作,这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是形成团队的目标,精神支柱点,特别是在广西这样的现状下。


4、【执行】需要能有一个具备有核心能量的团队,这个需要一个核心力量的人把人聚合起来,把事情做下来;


    这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在团队面对困难的时候,在某些看不到头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坚持大家的目标,相信蓝图战略的存在。很多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个过程,失败的并不只有一家,而是多家,投入资金打水漂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多家公司,转着转着就没有了,做着做着就放弃了,这并不是个例。     这当中,会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否定的言论,会有一个可能看不到结果事情往下做,同时会在不断的,大量的消耗资源,甚至有可能资源紧张,紧张到可能所有人都想离开这个团队,紧张到个人信用,团队信用的透支,这都非常有可能,因为大家在做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跳出舒适区,寻求突破。    “这个做不了,执行不下去,反对的人太多,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没有这个处理经验,资源不足,人手不足,技术不足,设计人员不足,其它部门无法协调,产品经验不够,招人太难,留不住人,这些人能力不足,时间太短 ….”,听得到的太多,非常非常多,能力不足,是否要换掉,产品没有是否要招,招不到怎么办,前端人员不足又难招,再借用外力,找合作方,找意向方,大家一起,甚至还有更多的方法 …. 这些年听到的这些太多,但是如果我把这些都准备好是,都补充完了,是不是真的就可以做了,这还是一个问题。


5、【验证】最后一点,资源支持,包括资金,项目,人力等支持,一般企业平台和团队沉淀在100万-500万左右,企业沉淀,比如项目在百万到亿级左右;

二、实施过程:

1、内部统一意识和统一,转型技术战略统一化,沉淀化;

2、历史团队问题,这个基本上是老毛病,老打法,新老团队的融合问题;

3、历史技术和产品遗留问题,有些鸡肋,但他们是企业多年的沉淀,业务平台就更加;

4、新老交接的问题,比如现有平台,技术,项目,是新建立还是利旧,怎么利旧;

5、产出投入的问题,这是一个看不到的成本,在还没有产出都是投入;

6、平台化和产品化道路搭建,每一个组件,每一个项目都做出企业沉淀,进行大中台打磨;

7、为下一步行业发展道路做好基础和基石,我们需要为下一步做准备。


三、总结

很荣幸这几年可以经历信息化过程,参与到大型国企信息化转型,一线大厂数字化,再到中小企业转型的这个过程,几乎很多都是从零开始的起步,再到一个里程节点。整个过程我有我思。

企业中台化建设-基础PaaS层搭建实战教程

课程目标:

1、掌握微服务/PaaS/容器产品解决方案、设计、架构开发、产品管理相关经验,

2、掌握软件架构、SOA、微服务、Kubernetes,DevOps的基础知识;

3、掌握中小型企业中台化建设落地提供建设思路和大中型项目基础平台架构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

设计阶段:

1、中台化PaaS技术底座介绍【5分钟】

2、课程大纲介绍【5分钟】

3、适用场景说明和其它第三方PaaS比较【10分钟】

4、整体架构设计思路【10分钟】

5、底座技术选型设计思路【10分钟】

搭建教程:

1、云服务器采购和初始化【10分钟】

2、DevOps自动化流程搭建【10分钟】

3、容器云(私有云)环境搭建【10分钟】

4、基于Java云原生组件设计【5分钟】

5、微服务+DevOps+容器云整合【15分钟】

中台组件建设:

1、统一权限配置平台搭建【15分钟】

2、多项目组接入示例【10分钟】